朱权(1378年5月27日-1448年),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,封宁王,号臞仙,又号涵虚子、丹丘先生。封地为宁国(今内蒙古宁城),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,共同反叛建文帝,朱棣即位后,将朱权改封于南昌,并加以迫害,朱权只好将心思寄托于道教、戏剧、文学,郁郁而终。
- 本 名
- 朱权
- 字 号
- 臞仙、涵虚子、丹丘先生
- 所处时代
- 明朝
- 民族族群
- 汉人
- 出生地
- 金陵以古地名为准
- 出生时间
- 1378年5月27日
- 去世时间
- 1448年
- 主要作品
- 《宁国仪范》《汉唐秘史》《史断》《文谱》《诗谱》
- 主要成就
- 在道学、音乐、茶道等颇有建树
- 封 爵
- 宁王
- 谥 号
- 宁献王
朱权人物生平
编辑朱权专镇一方
洪武十年五月(1378年5月),朱权出生于金陵(今南京),是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,母为杨妃,自幼聪明好学。
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,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,二年之后,朱权前往藩地大宁。大宁地处喜峰口外,属古会州之地,东连辽左,西接宣府,为一大镇。朱权带有甲兵八万,战车六千,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。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,以善于谋略着称。[1]
朱权受迫起兵
建文元年(1399年),燕王朱棣发动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。朱棣曾与诸将商议道:“以往我巡察塞上时,见大宁诸军十分剽悍。如果我能获得大宁,截断辽东,采用边骑助战,便大事可成啊!”
同时,建文帝害怕朱权投向朱棣,派人召朱权回京,朱权未到,被削三护卫。当年九月,江阴侯吴高进攻永平,燕王前往营救。吴高退兵,朱棣于是从刘家口抄小路直趋大宁,诈称是因为穷蹙前来求救。
朱权邀请朱棣一人骑马入城,朱棣握住朱权的手大哭,诉说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,求他代为起草奏章谢罪。朱棣居住数日,朱权都诚恳相待,全无防备之心。北平精税部队则埋伏城外,官兵也渐渐入城,暗中勾结三卫部长及诸守军。朱棣这才告辞离去,朱权到郊外为其饯行,伏兵趁机而起,将朱权拥往前行。三卫弓广骑及诸守军,一呼云集。守将朱鉴抵挡不住,力战而死。王府妃妾世子均随入松亭关,回到北平,大宁成了一座空城。朱权进入燕军之后,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。朱棣对朱权许诺,事成之后,平分天下。[2]
朱权改封南昌
待朱棣即帝位后,朱权请求改封南方。当他要求苏州时,朱棣回答:“苏州属于畿内。”当他要求钱塘时,燕王则说:“先父将它赐给五弟,终无结果。建文帝无道,在钱塘封其弟为王,也未能享受。建宁、重庆、荆州、东昌都是好地,你随意选择吧。”
永乐元年(1403年)二月,改封南昌,朱棣亲自写诗送行,命朱权以布政司为宫邸,建筑规模毫无变更。不久,有人告发朱权用巫术害人,并且诽谤别人,成祖命人秘密查访,未获证据,于是停止追查此事。从此以后,朱权终日韬光养晦,并建造书斋一间,弹琴读书于其间,因此,朱棣在位期间,朱权未遭祸患。[3]
朱权晚年生活
明仁宗时,法禁稍有缓解,朱权乃上书说南昌并非他的封国。仁宗回信说道:“南昌,叔父从先皇那里受封已达二十余年了,不是封国,那又是什么呢?”
宣德三年(1428年),朱权请求明宣宗将靠近南昌城的灌城乡土田赐给他。宣德四年(1429年)又议论说宗室不应确定品级。明宣宗十分生气,对朱权颇有指责之意。朱权便上书谢罪。当时朱权年纪已老,有关官员大多相互倾轧,以显示自己的威权,而朱权则整日与文学士互相往来,寄托自己的远大志向,自号月瞿仙。朱权曾奉命编辑《通鉴博论》二卷,又写成《家训》六篇,《宁国仪范》七十四章,《汉唐秘史》二卷,《史断》一卷,《文谱》八卷,《诗谱》一卷,其他记载、编纂数十种。
朱权主要成就
编辑朱权是名道教学者,修养极高,被改封南昌后,深感前途无望,即韬光养晦,托志冲举,多与文人学士往来,寄情于戏曲、游娱、着述、释道,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友善,拜为师,研习道典,弘扬道教义理。朱权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,曾于西山缑岭创建道观与陵墓,成祖朱棣赐额“南极长生宫”。所撰道教专着《天皇至道太清玉册》八卷,成书于正统九年(1444年),收入《续道藏》。
朱权多才多艺,自经子、九流、星历、医卜、黄老诸术皆具,且戏曲、历史方面的着述颇丰,有《汉唐秘史》等书数十种,堪称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。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,现存有《大罗天》、《私奔相如》两种。作品和论着多表现道教思想。生平好宏装风流,群书有秘本,莫不刊布之。
朱权善古琴,编有古琴曲集《神奇秘谱》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《太和正音谱》(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,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着作)。所制作得“中和”琴,号“飞瀑连珠”,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,被称为明代第一琴。明代有“四王琴”之说,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为:宁、衡、益、潞。“飞瀑连珠”传世仅一张,制琴人署“云庵道人”。[5]
朱权耽乐清虚,悉心茶道,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《茶谱》,对中国茶文化颇具贡献。
一生着述颇丰,尤好戏曲,作有杂剧今知有12种,现存《冲漠子独步大罗天》、《卓文君私奔相如》两种,戏曲论着《太和正音谱》、《务头集韵》、《琼林雅韵》等,今存《太和正音谱》。编有古代琴曲集《神奇秘谱》和北曲谱及评论专着《太和正音谱》,收琴曲63首。富藏书,根据明代惯例,藩王就封时,皇帝皆有赐书,据载“洪武初年,亲王之国,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”,家有藏书楼曰“云斋”,凡群书秘本,莫不刊布。据《千顷堂书目》载有《宁献王书目》1卷,收书137种,词曲、院本、道藏等书均有着录。[6]
朱权历史评价
编辑朱权史籍记载
编辑朱权家庭成员
编辑朱权妻
- 妃张氏,兵马指挥张泰之女,先薨
朱权子女
子
女
- 永新郡主,配金乡卫舍人高鹤龄
- 玉山郡主,配都督舍人方景祥
- 清江郡主,配西宁卫指挥陈通弟逸
- 奉新郡主,配王爽
- 金溪郡主,配右军都督韩观弟辅
- 泰和郡主,配鄱阳县民汪彦诚子湛然
- 彭泽郡主,配龙骧卫指挥王刚侄质
- 庐陵郡主,配蕲州卫指挥田晟弟昱
- 新喻郡主,配赣州府照磨胡羽子光霁
- 新城郡主,配留守中卫指挥李俊子瓛
- 浮梁郡主
- 十二女夭折
- 南丰郡主,配江西都指挥张祥子雯
朱权墓葬纪念
编辑正统七年(1442),朱权自建生坟,屡往游览。墓前原有南极长生宫,前有南极殿,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,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。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6.9米高的八棱形华表,上刻道家符篆。
宫后墓室隐于山中。墓室系采用青砖砌成卷拱结构,全长31.7米,宽21.45米,高4.5米,分前室、次前室、中室和后室四部分。前室用自来石顶住,二门无自来石。中室之后,有券门通后室。后墙正中有一壁龛,两旁用红石作八棱柱,柱下有础,础上有正心坊,坊上有斗拱,以支持出檐。
- 参考资料
-
- 1. 《明史》:宁献王权,太祖第十七子。洪武二十四年封。逾二年,就籓大宁。大宁在喜峰口外,古会州地,东连辽左,西接宣府,为巨镇。带甲八万,革车六千,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。权数会诸王出塞,以善谋称。
- 2. 《明史》:燕王初起兵,与诸将议曰:“曩余巡塞上,见大宁诸军慓悍。吾得大宁,断辽东,取边骑助战,大事济矣。建文元年,朝议恐权与燕合,使入召权,权不至,坐削三护卫。其年九月,江阴侯吴高攻永平,燕王往救。高退,燕王遂自刘家口间道趋大宁,诡言穷蹙来求救。权邀燕王单骑入城,执手大恸,具言不得已起兵故,求代草表谢罪。居数日,疑洽不为备。北平锐卒伏城外,吏士稍稍入城,阴结三卫部长及诸戍卒。燕王辞去,权祖之郊,伏兵起,拥权行。三卫彍骑及诸戍卒,一呼毕集。守将朱鉴不能御,战殁。王府妃妾世子皆随入松亭关,归北平,大宁城为空。权入燕军,时时为燕王草檄。燕王谓权,事成,当中分天下。
- 3. 《明史》:比即位,王乞改南土。请苏州,曰:“畿内也。”请钱塘,曰:“皇考以予五弟,竟不果。建文无道,以王其弟,亦不克享。建宁、重庆、荆州、东昌皆善地,惟弟择焉。”永乐元年二月改封南昌,帝亲制诗送之,诏即布政司为邸,瓴甋规制无所更。已而人告权巫蛊诽谤事,密探无验,得已。自是日韬晦,构精庐一区,鼓琴读书其间,终成祖世得无患。
- 4. 《明史》:仁宗时,法禁稍解,乃上书言南昌非其封国。帝答书曰:“南昌,叔父受之皇考已二十余年,非封国而何?”宣德三年请乞近郭灌城乡土田。明年又论宗室不应定品级。帝怒,颇有所诘责。权上书谢过。时年已老,有事多齮龁以示威重。权日与文学士相往还,托志翀举,自号臞仙。尝奉敕辑《通鉴博论》二卷,又作家训六篇,《宁国仪范》七十四章,汉唐秘史二卷,《史断》一卷,《文谱》八卷,《诗谱》一卷,其他注纂数十种。正统十三年薨。
- 5. 政治失意寄情于音乐——宁献王朱权的音乐之路 .万方数据库[引用日期2015-04-5]
- 6. 《明史卷一百一十七·诸王二》 .国学网[引用日期2015-04-5]
- 7. 耿炳文败绩滹沱河 燕王棣诈入大宁府 .国学导航[引用日期2015-06-5]
- 8. 《宁王圹志》:“王讳权,大明太祖高皇帝第十六子。母杨氏。王生於洪武十一年五月初一日(1378年5月27日0。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册封为宁王。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之国大宁。永乐元年三月初二日移国江西南昌府。王天性口实,孝友谦恭,乐道好文,循理守法。皇上绍录大统,以王至亲,恩礼加厚。而王事上,益谨弗懈。正统十三年九月十五日(1448年10月12日)以疾薨,享年七十有一。讣闻,上感悼辍视朝三日,赐谥曰献,遣官致祭。先是豫营坟园于其国西山之原。比薨,以正统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,葬焉。妃张氏,兵马指挥张泰之女,先薨。子六人。长庄惠世子磐口;次未名;皆先卒。次临川王磐烨:次宜春王磐口;次新昌王磐炷;:次信丰悼惠王磐口女十四人,俱封郡主。孙男八人。宁世孙奠培,临川长子奠埨,宜春长子奠增,镇国将军奠口、奠垒、奠口、奠口。孙女十二人,封县主四人,余在室。曾孙十人,未封。于乎!王以帝室至亲,藩辅老成,进德之功,逾老不倦。敬上惠下,始终一成,比之古昔贤王,殆不多让。正宜藩屏朝廷,永膺多福。而遽至大故,是固有命。然福寿兼全,哀荣始终,亦可以无憾矣。谨述大概,纳绪幽圹,用垂不朽云。谨志。正统十四年二月十一日。
- 9. 宁王朱权墓 .凤凰网[引用日期2015-04-5]
词条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