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词条缺少名片图,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,还能快速升级,赶紧来编辑吧!
清平乐·鸾衾凤褥基本信息
编辑李白(701年2月28日-762),汉族。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有“诗仙”之称。出生于西域碎叶城(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),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(巴西郡)昌隆县(712年更名为昌明县,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),祖籍陇西郡成纪县(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)。其父李客,育二子(伯禽、天然)一女(平阳)。存世诗文千余篇,代表作有《蜀道难》、《行路难》、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、《将进酒》等诗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,享年61岁。其墓在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【作品出处】《全唐诗》
《全唐诗》,900卷,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。清曹寅、彭定求等奉敕编纂。1707年(康熙四十六年)扬州诗局刻本。半页11行,行21字,白口,双鱼尾,左右双栏。版框16.6cm×11.5cm。《全唐诗》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,全书共九百卷。
清平乐·鸾衾凤褥作品原文
编辑清平乐
鸾衾凤褥,夜领航常孤宿。更被银台红蜡烛,学妾泪珠相续。
清平乐·鸾衾凤褥作品注释
编辑①些子:一点儿。
清平乐·鸾衾凤褥作者简介
编辑(701~762)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自称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静宁西南),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(唐时属安西都护府,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)。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(今四川江油)青莲乡。少年即显露才华,吟诗作赋,博学广览,并好行侠。从25岁起离川,长期在各地漫游,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。公元742年(天宝元年)被召至长安,供奉翰林。文章风采,名动一时,颇为唐玄宗所赏识,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,又遭权贵谗毁,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。公元744年(天宝三载),在洛阳与杜甫结交。安史之乱爆发后,他怀着平乱的志愿,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。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,流放夜郎(今贵州境内),中途遇赦东还。晚年漂泊东南一带,卒于当涂(今属安徽)。其诗以抒情为主,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,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,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,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。诗风雄奇豪放,想像丰富,语言流转自然,音律和谐多变。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,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。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、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。有“诗仙”之美誉,与杜甫并称“李杜”。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30卷。李白作词不多,《尊前集》着录12首,《花庵绝妙词选》着录7首。[3]
- 参考资料
-
- 1. 《全唐诗》(下).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10月版,第2164页
- 2. 注释来源:诗词歌赋《尊前集》
- 3. 《辞海》(缩印本).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0年1月版,第1525页
词条标签: